昨天晚上 8 点是淘宝这一轮 618 周期的开幕战,平台和商家的活动也是在这一个时间点统一开启。
这两年淘宝主打回归用户,强调用户体验,为此我也专门体验了一把。
虽然套路依旧,但就我选择的两个品来说,这次真的便宜了,而且没有复杂的规则。
前几天,我在淘宝购物车里添加了两个商品,一个是阿达姆斯的洗车液,一个是绿田的泡沫喷壶,都是我用来自己洗车的工具。
先看这个阿达姆斯的清洁剂,现在单选下单的价格是108元,平台优惠是可跨店满 300 减50。
然而,在活动开始前的几天里,我十分确定下单价格是 118 元。
也就是说,活动开始后,商家把价格上调了 10 元。如果直接买单品,那就是冤大头。
与此同时,商家也上线了自己的店铺优惠券,满 200 减 40、满700 减120,而且可以和平台优惠一起使用。
在这种情况下,我又添加了同一店铺的另一款商品。
因为两件商品满足了店铺优惠券「满 200 减 40」的使用规则,所以合并下单的商品单价降低了。
根据这个策略,之前单买 128 元的商品现在只要108.75 元,比活动开始前的 118 元也便宜了。
再进一步,我又继续添加了一件商品,目的是满足平台「满 300 减 50 」的规则。
满足条件后,之前 118.75 元的商品价格又下降到了103.7 元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同时享受平台和店铺优惠,原价 246 元的单品只需要 206 元就能买到。
如果只从单品的角度看,确实便宜了。
但为了获得这个低价,你需要付出总价更高的成本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买多优惠。
还是上面这三件商品,现在一起下单能省下90 块钱。
不过这都是障眼法,你以为真的省下了 90 元?
显然不是。
还记得我前面说的单品价格么,活动前下单是 118 元,活动后单品下单是 128 元,即便附加了各种优惠,其实最终省下来的钱也没有显示的那么多.
简单说,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。
对于商家来说,这就是薄利多销。
对于平台来说,这就是促销聚人气。
对于用户来说,这就是多买多优惠。
在这个逻辑里,平台把聚集的人气,也就是流量分配给商家,商家通过让利获得更多的销量,以此来实现薄利多销的目标。
不过,这里面不是每个商家都会赚,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陪跑赚吆喝,因为成本太高。
按照淘宝现在的策略,就是用户导向,所以一定会在商家和用户之间做出选择,而且会偏向于用户。
简单说,用户好受了,商家就难受。
平台在中间要做的是协调和折中,不可能让每一个商家满意,也不可能让每一个用户体验好,他们想要的是符合目标的整体最优解。
再看我买的另一款商品,这也是一家天猫店,现在活动价期间下单价格是86元。
同样我也十分确定,在活动开始前一周的下单价格是139 元。
也就是说,618 活动只比平时便宜了 4 块钱。
但你可以仔细看商品名称下方的描述,写着「官方立减 24 元」,这就意味着原价是159 元。
这个策略是对应这次活动的「官方 8.5 折」优惠,但这家店没有参加平台满300 减 50 的活动。
至于原因,想必你们应该也知道,因为参加平台活动是要交钱的,要不然平台为啥要把聚集的人气分配给你呢?
平台要补贴,当然不能白补,它会从其他地方把这个钱赚回来。
继续看,我翻出了这款商品的历史价格走势,其中 5 月 11 号的价格是 143 元,也比我加入购物车时的 139 元贵了 4 块钱。
看出来了吧,从 139 元到 143 元再到 159 元,然后叠加 618 活动来到 135 元。
一顿操作猛如虎,最终降价 4块钱。
我想,这就是现在我们面临最真实的 618 以及双 11。
是会便宜,但却是以你买得越多为前提的。是价格低,但这种价格是相对于提价后再降价的策略。
用户也会比平时更便宜买到商品,但享受到的优惠并没有数字上看到的那么大。
好在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简化了玩法,把各种语文题、数学题、逻辑题都去掉了,改成了直接优惠。
要放在以前,你一顿操作猛如虎,结果省下两块五。
显然,投入这个时间陪平台玩的性价比很低,这也是我不怎么参加这种促销的原因。
有需求的时候就买,想买的时候就买,按需购买。
我之所以这么决策,是因为我的单位时间价格比省下的这点钱要贵很多,ROI 明显很低。
大促虽然会便宜,但比较适合那些有明确需求的囤货型选手,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批发价比零售价更低的原因。
简单理解,大促就是一种低价批发模式,只不过穿上了各种好看的衣服。
现象背后总有逻辑,做产品也是一样的过程。
所以,做产品的乐趣就在于洞察背后的逻辑,然后找到整体最优解。
好玩,且有趣。
版权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,不代表68创客网,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告知,我们将做删除处理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mbglwx68.com/a/show-6671.html